室內裝潢設計、室內空間設計老屋翻新該注意哪些結構問題?水電、管線、防漏全解析
- design desary
- 6月3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6月30日
隨著房價高漲,越來越多人選擇購入中古屋或老屋進行翻新。然而,老屋翻新可不只是換個風格這麼簡單,往往牽涉到結構安全、水電管線老化、甚至滲水漏水等問題。如果一開始沒處理好,後續再修補的代價往往更高。這篇文章將從「室內裝潢設計」的角度出發,帶你了解老屋翻新最常見的三大結構問題,協助你在裝修前做好準備,避免花冤枉錢。

水電管線全面更新是基本配備
多數老屋的電線、插座配置,無法承載現代家庭的用電需求。例如:電熱水器、冷氣、烘衣機等高耗電設備,若仍沿用老舊線路,可能導致跳電、短路,甚至引發火災。
建議做法:
全面更換電線、水管(PVC 或不鏽鋼軟管)
重新配置插座位置,預留未來電器用量
衛浴空間特別注意防漏與坡度排水
透過專業的室內空間設計,可在美觀與機能間取得平衡,讓水電配置隱蔽又安全。

結構補強與安全檢查不能省
屋齡超過 30 年的房子,常見混凝土劣化、鋼筋外露、樓地板不平等問題。這些都可能影響居住安全與後續裝修的穩定度。
應注意的結構問題包含:
天花板裂縫或滲水
牆體是否有壁癌、磚牆空鼓
地板是否傾斜、鋪設地磚前是否需自流平處理
若預計做開放式格局變更,更要評估是否涉及「承重牆」變動,請務必諮詢結構技師或室內裝潢設計專業人員。

防漏處理不能等滲水後才補救
老屋翻新最常被忽略的問題,就是防水層老化。尤其是衛浴、陽台與屋頂,若在施工初期沒做完善的防水工程,可能入住幾個月就出現天花板漏水或牆面發霉。
預防方式包含:
全面剷除舊磁磚與防水層後重做
施作防水層後靜置測試至少 3 天
防水塗層至少兩層以上,並延伸牆面 30cm 以上
良好的室內空間設計會將「功能性」納入裝潢思考,選擇適合的建材與工法,預防長期滲漏造成的結構問題。

室內裝潢設計、室內空間設計翻新老屋,不只換外觀,更是結構重建的關鍵時機
室內裝潢設計、室內空間設計老屋翻新不是「外觀升級」而已,而是一次讓空間徹底重生的機會。若能在初期就由專業的室內裝潢設計團隊協助整合「水電配置、結構補強與防水工程」,不僅住得安心,也能大幅延長房屋壽命。
不論是自住還是未來出租、轉售,打好基礎的室內空間設計才是最值得的投資。如果你也正準備翻新老屋,歡迎來信或留言與我們聊聊你的空間需求!

Comments